中文(繁体)

跟隨我們 :

全球新聞發布
構建可信硬件:安全挑戰與應對策略 2025-06-25
隨著微電子與計算技術的迅猛發展,集成電路(IC)已深入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,從消費電子產品到金融、國防等關鍵基礎設施。然而,伴隨這些技術進步,硬件安全問題日益凸顯。與可通過補丁修複的軟件漏洞不同,一旦部署,硬件漏洞難以修補,這使得從設計、制造到部署全過程中確保硬件安全與信任變得尤為關鍵。

本文將深入探討硬件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、IC信任的重要性,以及當前用於風險檢測與防護的技術手段。

認識硬件安全

硬件安全是指通過各類技術手段保護物理組件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、篡改或惡意修改。相比軟件漏洞,硬件安全隱患更難以發現和處理。一旦安全機制缺失,可能導致系統癱瘓、數據泄露,甚至引發國家安全風險。
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當今硬件組件普遍依賴全球化供應鏈進行制造,容易受到諸如仿冒、逆向工程、惡意修改等安全風險的影響,這些問題可能造成敏感信息泄露、系統失效,甚至關鍵設備被遠程操控。

主要安全威脅
在硬件安全領域,主要威脅可歸納為以下幾類:

  • 知識產權盜竊(IP Theft):攻擊者在芯片設計或制造階段非法獲取設計信息,導致芯片被複制或篡改,侵蝕企業創新成果,並帶來巨大經濟損失。
  • IC克隆與超量生產:未經授權仿制芯片或擅自生產超出訂單數量的芯片流入市場,這些“非正規”芯片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或可靠性不足。
  • 偽造IC元件:回收、翻新甚至仿冒的芯片被冒充正品出售,性能不穩定或暗藏漏洞,廣泛應用於關鍵系統可能引發嚴重後果。
  • 硬件特洛伊木馬(Hardware Trojans):攻擊者在設計或制造過程中植入惡意電路,影響芯片功能,可能導致信息泄露、系統控制權被篡奪或硬件損毀。由於其隱蔽性強,檢測極為困難。

硬件安全與信任的重要性

在軍事防禦、金融系統、醫療設備、工業控制等關鍵應用場景中,硬件安全的意義尤為重大。一旦發生安全事件,可能帶來如下後果:

  • 機密信息被泄露
  • 關鍵系統被非法控制
  • 基礎設施遭受物理破壞
  • 企業或行業遭受重大財產損失


因此,建立對硬件的信任需從兩個方面入手:

  • 在部署前或運行中對潛在威脅進行有效檢測;
  • 引入防護機制,防止惡意篡改或非法使用硬件組件。

檢測硬件特洛伊木馬的方法

由於硬件特洛伊木馬隱蔽性高、危害大,學界與產業界已開展大量研究,目前主流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:

1. 毀損性檢測(Destructive Detection)
通過拆解芯片並與原始設計對比,以發現是否存在惡意篡改。雖然准確率高,但存在耗時長、成本高、芯片報廢等問題,因此不適合大規模應用。近年來,研究者引入支持向量機(SVM)、K均值聚類等機器學習方法,提升檢測效率。

2. 邏輯測試(Logic Testing)
通過施加激勵信號並觀察輸出是否異常來判斷是否存在木馬。盡管可以增強測試覆蓋率,但若特洛伊木馬被設計為僅在特定條件下激活,仍可能規避檢測。

3. 旁路測試(Bypass Testing)
檢測芯片運行時的電路延遲、功耗、輻射或熱量變化,通過這些微小異常判斷是否存在木馬。這種方式的優勢在於無需掌握芯片內部結構,適用於成品檢測。

主動防禦策略:從設計源頭杜絕風險

除了檢測機制,從源頭防範風險同樣重要。“可信設計”(Design for Trust,DFT)是一種在芯片設計早期即嵌入安全機制的策略,常用手段包括:

  • 邏輯加密:對邏輯電路進行加密,提高篡改難度;
  • 電路混淆:增加電路複雜性,防止逆向工程;
  • 分離制造:將芯片制造流程分布於不同工廠,降低整體泄密風險;
  • 安全布線:在布局布線階段引入防篡改算法。

全方位確保硬件安全的策略

確保硬件安全並非依靠單一環節,必須貫穿整個芯片設計、制造與後期驗證全流程,當前主要策略包括:

1. 安全設計實踐
  • 軟硬件協同設計:同步嵌入安全考量,形成完整保護體系;
  • 形式化驗證:借助數學手段驗證設計的正確性與安全性;
  • 安全感知綜合:利用具備安全意識的EDA工具自動防護已知威脅。

2. 安全制造流程
  • 供應鏈安全:對原材料和關鍵器件實施嚴格管控;
  • 可信代工廠:與具備資質的制造商合作,並定期審查安全措施;
  • 水印/指紋標識:在芯片設計中嵌入唯一標識,用於防偽驗證;
  • 分離制造工藝:防止單一工廠掌握完整設計,提高安全性。

3. 持續監測與檢測機制
  • 自我測試(BIST):芯片內建自檢功能,實現實時監控;
  • 容錯冗餘:部署冗餘模塊,即便遭受攻擊也可維持核心功能;
  • DFT融合策略:將檢測、防禦機制融合於芯片開發全生命周期中。

結語

在現代技術體系中,硬件安全正成為不可忽視的焦點。從知識產權盜竊、克隆與仿冒芯片,到潛伏的硬件木馬,這些威脅無一不對系統的穩定性與信任性構成巨大挑戰。

要構建可信的電子系統,必須在設計、制造和運行各階段引入有效檢測手段與主動防禦機制。尤其是“可信設計”(DFT)策略,為從源頭保障安全提供了關鍵支撐。

硬件安全和信任早已不再是某些工程領域的“專屬議題”,而是保障現代科技體系韌性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程。唯有通過行業、學術、政策制定者與企業間的協同合作,持續投入安全解決方案的研發,才能在不斷演進的威脅中構建一個更加可信、安全的技術未來。


——來源:https://www.eetasia.com/


三希集團服務
服務
  • 通信電子製造業
    通信電子製造業
    雲計算或網路服務通過接入、聚合、Metro和Core的網路段或服務提供者的術語和觀點中的 “Last Mile to First Mile”。 憑藉其 Precision Pick & Place Process (P4)製程能力,3CEMS PRIME一直是製造通信產品的專家: 其目的是專注于Access & Aggregation 類別的PCBA、整機和系統層級的構建,而不考慮有線(銅或光纖)和無線介質的使用。
  • 汽車電子製造代工
    汽車電子製造代工
    汽車電子製造解決方案 3CEMS集團- PRIME 廣上科技,在汽車電子生產代工產業中具有強大生產製造能力的EMS廠。專注於: 車身安全、自動駕駛防護電子系統、車上娛樂視聽、汽車儀錶板電子、汽車網關、動力傳動電子系統產品以及智能汽車電子系列產品等代工生產服務。 汽車行業的電子製造包括:儀錶板、液晶顯示器、汽車音響、語音介面、電動助力轉向電子系統、平視顯示器、引擎控制電子、車身安全控制模組、HVAC控制模組、車門和鏡控制模組、車燈模組、汽車電池管理系統、混合動力汽車DV主逆變器、DC-DC變換器、車載充電器等。 如果您對汽車電子產品製造代工有相應的生產需求,請將生產技術資料寄給我們,並與我們聯繫。謝謝
  • 醫療電子代工
    醫療電子代工
    醫療電子製造
  • 智能建築與物聯網電子製造代工
    智能建築與物聯網電子製造代工
    您是否正在尋找更有經驗的智慧建築與IoT相關的電子產品生產代工與設計解決方案商?
  • OEM Measurement Equipment
    測量儀器設備生產代工
    3CEMS 集團 PRIME 廣上科技擁有多年豐富的代工經驗,為世界頂級測量儀器公司提供專業生產製造代工服務。

訂閱時事消息

跟隨我們

歡迎來到 3CEMS

首頁

產品

關於我們

聯繫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