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單成為中美貿易戰下的贈禮,隨3000億美元輸美項目恐將加徵關稅,英業達、可成、瀚宇博德都將看好近期需求動能,英業達甚至形容客戶訂單用倒的,產能爆掉,這波拉貨會到何時呢?
中美貿易戰開打滿週年,台灣製造業供應鏈與電子客戶心情如洗三溫暖,一下驚嚇,一下舒緩,隨G20將召開,決定3,000億美元輸美商品是否納入25%關稅,在此前夕,美國客戶急單湧至,英業達形容彷彿「用倒的」,現在重慶廠產能滿載,若未來關稅全面實施,台灣廠將開三倍產能接替。
美中貿易戰針對3,000億美元輸美項目是否加徵關稅仍在角力戰,但電子業哪敢大意,一旦25%關稅執行,終端產品售價鐵定上漲,近期電子大廠已經要求代工廠提前備貨,拉高輸美庫存,英業達主力客戶包括惠普、富士通等,商用比例較高,需求提前湧現。
不只是英業達感受近期訂單強勁,可成也預估第3季客戶拉貨將強勁成長,連印刷電路板大廠瀚宇博德,也喊出近期急單湧現。
預期漲價,客戶訂單用倒的
預期筆電價格下半年會漲價,商用客戶提前展開採購電腦,惠普等大廠也趕在近兩月大拉貨,在G20關稅敲定前後提前備庫存,「這兩個月能出多少是多少,」英業達筆電事業部總經理張輝說,6~7月是蜜月期,重慶廠忙到快翻掉了,因為萬一要打(貿易戰),中間還有緩衝期,差不多就這兩個月。
貿易戰從去年4~5月打到今年,已經滿1週年,局勢時好時壞,多數代工廠已先佈局妥第二~第三製造據點,分散中國製造壓力,一旦3,000億美元項目關稅啟動,筆電跟手機將首當其衝,但即便分散製造據點、非中國比例提高,搬移成本肯定會增加,部分會反映在售價上。
因此不少商用需求近期浮現,即便還沒課稅,張輝透露訂單滿滿、「用倒的」,產能也開滿,還是不夠,稼動率爆掉!不過目前分不出客戶是真正需求還是建立戰備,海運、空運都來,他推測部分是客戶預期未來會漲價先下訂單,部分則是企業客戶預期漲價先執行預算。
然而若3,000億美元關稅項目啟動之後?張暉坦言,就換台灣產能爆掉。今年初英業達已經因應非中國製造需求,台灣重啟產線,預估月產能15萬台,而若關稅全面上路,台灣產能先增加3倍,月產能將破50萬台以上。
值此時機,筆電處理器卻仍持續缺貨攪局。張輝表示,目前伺服器處理器相對不缺,但筆電端仍相當緊張,若英特爾處理器拿不到,客戶可能拿B方案(AMD)因應,目前筆電出貨量中約30%賣到美國,所以產能已經Ready,部分AIO電腦已經先行轉換到台灣做。
赴美設廠?卓桐華:我們一直有準備
英業達產能搬移速度比同業快,英華達負責代工智慧裝置,去年9月決定搬移產能後,2019年1月就已經在馬來西亞檳城量產,盤點約4個產品受到關稅25%影響,佔英華達營收10%。
英華達總經理何代水說,上半年新品試產跟換線較辛苦,但下半年就會有穩定成長,樂觀預期上下半年業績分配預期是4:6。
然而英業達去年才因爭取蘋果訂單回流,設立江西南昌廠,今年就面臨貿易戰,何代水則表示,這個廠2019年仍以中國本土客戶及歐洲客戶為主,美系客戶還要認證時間,預期主要貢獻會落在2020年。
在墨西哥關稅糾紛平息後,市場預期ODM業者下一步將朝美國本土設廠。英業達因為有墨西哥廠,產能規模達35%但尚未利用滿載,市場也因此被點名將轉赴美設廠,對此董事長卓桐華說,「一直有所準備,除休士頓有辦公室工程團隊,德州艾爾帕索也有Hub,隨時可以投入生產。」
不過,不論新廠設哪邊,製造大廠中國產能不變下,海外據點越多,總產能大增,成本自然也會增加。卓桐華說,英業達會支付一部份,但因為是幫客戶解決問題,多出的成本客人也願意支付。
兩陣營對抗,卓桐華:Intel不可能被AMD取代
未來是一個老大,一個比較大的老二兩陣營局面!卓桐華觀察貿易戰,他表示,這跟10~20年前日本與美國貿易戰一樣,大的老二一定會被搞到趴,這一次因為兩對手個性跟規模都不太一樣,或許結局不一樣,日本服膺實力原則,但共產黨不太一樣,韓戰當年完全沒有勝利把握,但毛澤東還是要打,所以這類似博弈!如果兩國都縮哈,那麼結局不只是世界大戰而已。
若未來一個世界,兩個系統,卓桐華說,兩邊都要靠,不可能只加入某一邊,這是愚蠢的行為,但當不得不選邊站時,就得靠智慧了。
這個情況也類似AMD(超微)與Intel(英特爾)的處理器大戰,卓桐華觀察,AMD要取代Intel幾乎不可能,中間挑戰很多,過去很多技術比Intel好的企業都不見了,所以處理器產業是很複雜的。
Intel在檳城有很大的半導體廠,曾經有一度檳城大斷電,所有工業區都停擺,但Intel仍照常運作,因為發電機是美國軍機運過去的,這也可以窺見Intel的實力跟背後因素。
<
——轉載自:數位時代